養雲安縵·楠書房 金秋茶會

2018-10-22

分享 楠書房|文章 原文出處

 

 

 

一场期盼已久的盛大茶会

长达五年的酝酿,近九个月的筹备

此乃,美成在久

 

 

跨越海峡两岸

近百人的合力参与

10月19日—10月21日持续三天

近五百位的品茶人次

终于,云落茶杯

养云安缦·楠书房 金秋茶会

跟随台湾著名茶人解致璋老师

走进一个安静,雅致和有内在力量的茶世界

 

 

茶道:志于道 游于艺

 

 

 

 

“把茶泡得很好喝,发散出令人感动的魅力,永远是茶主人最核心的课题,那也是和我们一起品茶的朋友最期待的事“

—解致璋。

 

 

 

 

一杯茶是静心的源头、是生命的滋味、是光阴的流转、是创造的游戏。一席茶是洞见的入口,是与心灵的对话,当我们开始这样的旅程,视野也将更加的辽阔与自在。

 

 

 

 

茶人们准备火炉,会把它放在最好用的位置。如果使用酒精炉,就要记得加酒精和调整炉心的大小,水温是泡好茶的关键要素。

 

 

 

 

在煮水前,把茶叶分装在小茶叶罐里。不要太早放进去,以免流失了新鲜度。煮水的时候,安静的等候水开,小心不要把水煮老。

 

 

 

 

由于本次茶会中有部分茶席在室外场所,为了避免风速和夜晚光线昏暗对茶味的影响,茶人们早在两个月前就早早准备,在暗处泡茶,对着空调风泡茶,这样一份认真地心意,在今天完整的呈现在大家面前。

 

 

 

 

因此,喝到这样一杯好茶,是感恩,是知足。

 

 

 

 

茶席:空间的游戏

 

 

 

 

“一个好的茶席,首先要有好的茶、好的水、好的茶器,还要有好的茶人。只有好的茶人才能泡出好的茶来。同时要有好的环境。如果别的条件都具备,这个泡茶的人却完全不解风情,那也是暴殄天物。”

 ——解致璋

 

 

 

 

艺术永远没有固定的模式。即使是茶道这样传统的事物,也不必局限于古典的表达,假如更钟情于现代感,就试着用喜欢的风格去诠释。只有如此,才能使内心安定,去描绘它最美好的样子。然后精心布置每个细节,把故事编织得圆满而有说服力。

 

 

 

 

透过本次茶会的茶席,大家懂得,设计可繁可简,繁者,繁而不乱。

清香斋二号院的茶人们细心挑选茶巾的色彩,与季节的感觉相呼应。设计茶席的空间比例,用不同材质和色彩的变化来分隔,创造空间的层次。

 

 

 

 

他们把茶具摆放在适当的位置。让茶具看起来有前后、高低、疏密的节奏感。每一件茶具都应该摆在顺手好用的地方,在泡茶时,感觉就会很自然、不吃力,泡茶的动作可以很舒服流畅的进行而不碍手。

 

 

 

 

之后再在茶席上插一点花,让花木的色彩与线条融入茶席中,与茶具合为一个整体和谐的画意。站在客人的位置这一面插花,客人才可以欣赏到茶花最美的姿态。

 

 

 

 

清香流动的茶席告诉我们,茶人背后的付出和用心。

 

 

茶憩:大树老宅,山水意境

 

 

“礼是暖意,内心不能具体明说的东西,借一个外在的形式轻轻地表达出来。比如你来我很高兴,我觉得与你谈话,让我感到很充实,我就借一点小小的心意,点心、茶来表达我的心意和欢迎。”

——解致璋

 

喝完第一道茶请客人们走出阁楼,去大树下,此时的惊喜才开始:不仅有新鲜、原味、清淡的台湾点心露出真容,填补刚才一壶茶所带来的轻微饥饿感。

 

 

 

 

还有来自上海自得琴社团队的唐彬、蔡珊、白无瑕三位老师,在千年古树下 再现《听琴图》,带来沁人心脾的合奏曲目《杏花天影》《琵琶语》。黄昏光影,声声入耳,山水意境,处处可观。

 

 

 

 

茶道是一种修养,不是表演  茶道是生活的艺术,也是品味的艺术,但绝不是表演的艺术,更不是装饰的艺术。 

——解致璋

 

 

 

 

茶会办完了就拆了,什么都没有了,茶汤的香气,更是瞬间即逝。游园也好,品茶也好,心要在那里,否则就错过了当下的美-。

 

希望大家共享片刻的安宁,欢喜于手中的这杯茶,铭记这般秋日浪漫。

 

 

 

 

摄影:管轶栋 毛毛 周鲲 周天 王竹筠

文字编辑:楠书房

FOLLOW US

清香斋二号院

清香齋二號院.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71巷2號  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權説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