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告須菩提:「
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……」
佛告訴須菩提,他說所有的眾位菩薩,尤其是摩訶薩,訶薩是大的意思,摩有大覺的意思,摩訶薩的意思是菩薩中的大菩薩,菩薩中的大覺者。
他從這裡提出,超越了前面問的善男子善女子。換句話說,所有的覺醒者,包括行菩薩行的大覺者,都是隨時能夠將人心中的妄念逐步降伏,簡單的說就是平靜。
因為人的心,隨時啟動,如同牛的野性,所以佛教裡頭有伏牛圖,降低平伏那份野性。
這份野性就是三毒,三毒也就是所謂的貪瞋癡,來自無明。「無明」簡單直接的意思,就是不知道,無可知道。人何以會有無明?這宇宙何以會產生無明?不知道,無可知。可是當人透過覺醒,阿賴耶識轉識成智的大覺醒,我們就可以看到,整個的宇宙其實都在ㄧ切因緣聚合的發展中,那個力量,那個因果的形成,那個因緣的聚合,那ㄧ切不斷滾滾的長河,就是這樣發生的,如此這般。
它超越了人的認知。
近代西方哲學家叔本華把「無明」翻譯解釋得很好,他說,「無明者,宇宙中盲目的生之意志的衝動。」
整個的宇宙,是在一個不斷的再創生的滾動中,嘩嘩,不斷的不斷的創造。如同易經所說的生生不息,這個「生」不止是生命,而且是創造。
它有目的嗎?
西方另一位哲學家黑格爾說它是有目的的,這個創造走向最高絕對精神。
叔本華則說它是沒有目的的,它是盲目的一種生之意志衝動;這個意志的意思就是,ㄧ直走,走,走,就是創造,創造,再創造。
人是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中,就出來了;人全面承繼的,就是這個創造的力量,這個創造的力量,使我們活下去,全力活下去,堅持活下去。
以致於,展現在有限的人生之中,我們就會全面的如同一個餓鬼般,不停的要求活下去的ㄧ切條件,此稱之為貪。而後當有所阻擋,有所不得,在活下去的宇宙推動中,就發動戰爭戰鬥,不擇手段完成,而且還堅持ㄧ定要這樣。
整個的人生,整個的生命世界,苦難由此而起。
唯有透過那個阿賴耶識,那個轉識成智的大智,看到了這種無可限制的推動,才會思考怎樣換步移行,像武俠小說描述的,「側身避開,另開途徑」。
人們在這樣一個宇宙推動的前提底下,近乎無意識狀態地,一切走向存在的確定。因為這(貪瞋癡)所推動而出的就是為了存在。
古希臘的悲劇全是貪瞋癡的結果,要了解貪瞋癡的苦難,看希臘悲劇,還有莎士比亞悲劇也可以見證。
在這樣追求存在的確定中,就很自然的執著。只要找出執著,就是了解無明。
所以即使已經是大菩薩,如何能夠降伏這三毒之心,仍然非常重要。